犬腺病毒II型感染
流行特点
病犬、狐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只感染各年龄犬和狐,且常见于幼犬和幼狐,尤其是刚断奶的仔犬和仔狐最易发病,本病可造成4个月龄以下的幼犬成窝发病,死亡率高。犬感染本病后可长期带毒,可发生于任何季节,群体中一旦发生本病,不易根除。
临床症状
病犬表现发热,持续性干咳,呼吸促迫,食欲不振,肌肉震颤,可视黏膜发绀,有的病例出现呕吐、腹泻,多死于肺炎。
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为肺炎和支气管炎,肺膨胀不全、充血、实变,有时可见增生性腺瘤病灶,支气管淋巴结充血、出血。
鉴别诊断
1、犬腺病毒II型感染与犬传染性肝炎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厌食,精神沉郁,腹泻等临床症状。
区别:犬传染性肝炎高热稽留,呈明显的双相热型,愈后恢复期病犬部分可出现一次性的角膜混浊,形成蓝白色的角膜翳,俗称“蓝眼病”。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胸腺水肿;肾脏皮质呈灰白色坏死灶;胃浆膜、皮下组织、淋巴结、胸腺和肝脏出血。
2、犬腺病毒II型感染与犬瘟热
二者均有厌食,精神沉郁,腹泻等临床症状。
区别:患犬瘟热的病例多见于2-4月龄的幼犬,病犬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剖检可见胃肠黏膜充血、出血,肝脏、心脏、脾脏、肾脏出血,脑膜充血、有积液。
3、犬腺病毒II型感染与犬细小病毒感染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厌食,精神沉郁,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
区别: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病例表现突然呕吐,腹泻,粪便腥臭,后期带血,顽固呕吐不止。剖检可见小肠黏膜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呈暗红色;心肌或心内膜有非化脓性坏死。
4、犬腺病毒II型感染与犬沙门氏菌病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厌食,精神沉郁,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
区别:犬沙门氏菌病病例呕吐、腹泻严重;胃肠黏膜大面积水肿,部分肠段坏死,十二指肠上段发生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斑)和灰色坏死灶;心脏伴有浆液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的心外膜炎和心肌炎。
5、犬腺病毒II型感染与犬钩端螺旋体病
二者均有精神沉郁,厌食,呕吐,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
区别:患犬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例可视黏膜黄疸明显,排血便、血尿(尿呈豆油状),肌肉有疼痛性反应。
提示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要进一步确诊必须依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血清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
防治措施
(1)预防
①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防止病毒传人。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病犬并实施对症治疗。
②使用弱毒疫苗或混合疫苗,定期免疫后有良好的效果。宠物犬必须同时做好雌犬和仔犬的计划免疫,犬痊愈后可使机体终生免疫。
③紧急预防可使用同型或异型的双价或三价免疫血清或免疫γ球蛋白,但保护期只限于2周之内。
(2)治疗
治疗原则为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①抗病毒
利巴韦林,犬按5-7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天1次;
干扰素,犬按10万-20万单位/次,皮下或肌内注射,隔2天注射1次。
②抗菌
氨苄西林,犬按20-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3次,或按10-20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或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天2-3次;
头孢唑林钠,犬按1-3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天3-4次;
速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犬、猫按0.1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天1次;
复方新诺明,犬按1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每天2次。
③镇咳、化痰
碘化钾,按0.2-1克/次,口服,每天3次;
喷托维林,犬按2毫克/次,口服,每天2-3次。
④补液
三磷腺苷(ATP)、辅酶A、维生素C、50%葡萄糖盐水、5%葡萄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