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鳄蜥的简介
鳄蜥是首先由中国人发现的爬行类动物之一。1928年5月,中山大学生物系师生在广西金秀县罗香乡大瑶山开展生物学野外考察时,采集到28号躯干圆柱形、尾巴侧扁形似小鳄鱼的陌生爬行动物标本,后来将其中2号赠送给德国柏林动物博物馆。1930年,德国著名动物学家Ernst Ahl对该标本进行鉴定,根据其形态特征,把它们命名为Shinisaurus crocodilurus(鳄蜥),在动物分类上的地位比较独特,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鳄蜥科鳄蜥属,为独科、独属、独种。20多年后,有分类学家根据头骨和皮肤的特征,认为把鳄蜥归入异蜥科Xenosauridae,鳄蜥科降为亚科(McDowell&Bogert,1954)。这种分类方法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新的研究表明,对鳄蜥骨骼除具有一般蜥蜴的特征外,还有一些原始的特征,如头骨为古腭形、头背部皮肤具有真皮骨板等,认为鳄蜥是比较原始的蜥蜴,与异蜥科的差异显著,提出恢复科的分类地位(胡其雄等,1984)。鳄蜥躯干圆柱形,尾巴侧扁似鳄鱼,尾背面有由大鳞形成的两行明显的纵脊,鳄蜥因此特征而命名。一般雄性鳄蜥头体长156-360mm,雌性鳄蜥头体长156-360mm。鳄蜥的性二形分化不明显,但从外形上看,由头部和腹侧面的特征可以区分出雄性和雌性。雄性个体的头大而强壮,成年时腹侧的红色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