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蛇微量元素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微量元素代谢与众多因素有关
进入身体而未被吸收的微量元素通常会随着尿液、粪便排出体外,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代谢方式等,蛇微量元素的排泄量以及排泄途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微量元素不仅与生长发育、生理功能、代谢过程以及酶的生物合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且也是蛇的重要生命物质基础,并可能参与有关的生理过程。因此,蛇体内基本上也含有人体内各种必需微量元素或非必需微量元素,乃至还含有对人体有害但对蛇体来说未必有害的微量元素,如Bi、Sb、Cd、Pb等,因为有的元素在蛇体内的含量还相当丰富,但是否必需还不清楚。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使某些微量元素在蛇体内的分布及含量有着明显差异,即使其皮肤的衍生物也是如此。如蛇岛蝮蛇的蛇蜕中含有丰富的Fe、Al、Zn、Rb、Sr等微量元素,而在白眉蝮蛇的蛇蜕中上述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少。这可能反映了两种蝮蛇不同的生物学特点,即可能是由于两种蝮蛇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的不同,不同产地的眼镜蛇其皮肤、肌肉、毒液中的Zn、Cu、Fe、Ca、Mg等5种元素的含量之所以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与它们生活环境中的水质、土质和食物等环境因素有关。事实说明,任何环境因素的改变,都可以影响蛇类对微量元素的摄取、分布、含量及其在体内的代谢。
根据组织化学及同位素技术研究证明,Fe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虽然整个胃肠道对Fe均有吸收作用,但吸收力最强的仍为小肠的上部。Fe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内的方式可能是通过低分子量物质(如糖类、氨基酸等)结合和携带。现已知道,Cu主要也是在十二指肠吸收,胃和小肠其他部位也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用同位素技术证明,Zn是在小肠内被吸收的,但是,Zn的吸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植物性食物由于所含植酸、粗纤维、多价磷酸盐及淀粉等的影响,故其中的Zn的吸收及利用率较差,甚至大豆蛋白内的Zn也比动物食品内的Zn吸收率低。由于此种代谢特点,对以动物为食源的蛇类来说,其体内的Zn一般是不会缺乏的。
微量元素的吸收还受元素间的干扰和影响,如Ca能减少Zn的吸收和生物学功能,Zn能桔抗Ca的毒性。已经证明,Ca与Fe之间也有Ca与Zn之间同样的相互拮抗作用。Zn、Mo、Ni等含量增高可阻碍Ca的吸收;Cu、Hg、Ag的含量高也能干扰Ca的吸收;Cu能对抗Mo的毒性。Fe与Mn既能相互干扰在消化道的吸收过程,又能产生协同生血效应。关于微量元素的吸收,虽有多年的研究,但许多微量元素的吸收部位、吸收速度、吸收形式等都尚未被证明。